114-春季班 1141C7019-放鬆伸展-哈達瑜珈基礎  
蔡采秀 講師
蔡采秀
現職:
北投社區大學 講師
文山社區大學 講師
淡水社區大學 講師
信義社區大學 講師
個人/小班 瑜珈老師
簡介:
● 2019-01-01~ 個教/小班 瑜珈基礎教學>>
● 2022-03-10~ 北投社區大學 身呼吸-哈達瑜珈基礎>>
● 2022-07-12~ 文山社區大學 此時此刻-哈達瑜珈>>
● 2022-08-06~ 淡水社區大學 哈達瑜珈基礎(三芝)、哈達瑜珈基礎(淡水)>>
● 2022-08-24~ 信義社區大學 掌握正位-哈達瑜珈基礎>>
● 2023-09-23~2023-12-30 蘆荻身體工作室 筋膜放鬆-修復瑜珈>>
擁有證照:
西元2018年     200-hour Yoga Teacher Training with Hart Lazer
西元2019年     20-hour Pelvic Floor Yoga Teacher Training with Leslie Howard
西元2020年     居家整聊師 初階
西元2021年     居家整聊師 中階
西元2024年     200-hour Yoga Teacher Training with Doug Keller
得獎/擔任評審:
個人專長:
瑜珈教學 哈逵瑜珈 骨盆底肌群瑜珈
部落格(Blog) : 
臉書(Facebook) :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AOMUHE/
上課日期 2025-03-08 (第一週),(共18週)
上課時間 每星期六 早上 9點0分~11點30分
上課地點 國中(110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158巷1號)  連結
 
課程類別生活藝能-養生保健類
課程相關照片   
講師影片介紹
課程影片介紹
課程理念「哈達Hatha」在梵語中,意指太陽和月亮,意味著陰陽協調。著重於呼吸、體位和冥想,通過端正的姿勢、平穩的呼吸、深層的體感,以達至身體和精神的平衡,釋放身體的潛在能力,緩解不安、負面的情緒,達到減壓的效果。透過姿勢的改變可以拉伸肌肉、協調肌群,還可以幫助筋膜和結締組織釋放日常累積的阻壓,促進良好的身體循環,同時也緩解緊張不安的情緒。
課程目標知識:對體位法中肌肉與骨骼系統有基本了解後,避免運動傷害
技能:體位法身體的順位和呼吸的引導,帶入基礎冥想的技巧,並大休息結束
態度:強調每個體位的感覺,而不是執著於做出完美的姿勢
行動:喚醒練習者對身體的覺察,逐步找到身心靈的穩定
上課方式講師示範與實際操作、團體互動及小組活動。
以實體教學為主,如遇疫情則依政府公告停課,待教學場域開放後進行實體補授課或視班級狀況調整。
評量方式出席率60%、學習態度40%
學員自備事項瑜珈墊1張、瑜珈磚2個、瑜珈繩1條、浴巾1條(瑜珈輔具可代購)
這門課適合誰適合一般大眾,無論你是瑜伽初學者,還是一般上班族、沒有特別運動習慣的人士,都可以輕鬆上手,感受學習瑜珈的樂趣。
參考書目瑜伽解剖書: 解開瑜伽與人體的奧祕 Leslie Kaminoff, Amy Matthews 大家出版 https://www.eslite.com/product/10012043902682415209001
數位教材連結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AOMUHE/
是否接受旁聽是(如額滿課程,恕不接受旁(試)聽)
招生人數30人
招生狀態招生中
學分費3 學分,3000元
雜費一冷氣費200元
其他費用一報名費:不論新舊生每學期收取一次200元
學員證費:新生收取100元
學員團體意外保險費:春、秋季班200元、寒暑期班100元
其他費用二
(材料費用)
  
週次課程主題課程內容
第一週瑜珈,找回平衡課程介紹:淺談瑜珈、瑜珈輔具。 師生相見歡,相互認識。 各類型體位法解說與練習。
第二週呼吸,在橫膈膜橫膈膜是呼吸的主要肌肉。改變胸腔與腹腔三度形狀的主要肌肉。
第三週站姿,建立根基山式是站姿體位法的基石,在每個體式中都能找到山式。
第四週後彎,開啟心胸後彎要是髖部和胸椎伸展,而不是腰椎。後彎體式後腰感覺疼,說明髖部和胸腔沒有開啟,而腰椎代償了。
第五週扭轉,骨盆中立扭轉要注意骨盆的中立位置,骨盆提供穩固的反作用力,只有穩定骨盆這個根基後才可扭轉。
第六週前彎,創造空間前彎要創造身體前側的空間。若感覺胸骨到肚臍之間被擠壓,就壓縮了呼吸的空間。
第七週平衡,啟動核心當核心穩定時,可以使脊柱、上半身都保持穩定,利於平衡體式。
第八週倒立,反轉身體以頭部低於心臟、下肢高於心臟的姿勢來平衡,增進身體健康。
第九週第九週公民素養週正規課程停課一周,由社大安排公民素養講座(視為一堂正課)
第十週調息,觀照呼吸呼吸法,需要用意識去關注橫膈膜、專注呼吸,借此讓意識和濳意識連結在一起。
第十一週站姿,穩固基礎練習站姿時,就是重建足部活力、強度和適應力的最佳方式。一旦基礎穩固了,要打造身體這間方子的其他部位就會變的容易許多。
第十二週後彎,氣囊效應稍微啟動腹肌,創造腹腔「氣囊效應」,藉此保護腰椎,穩定姿勢。
第十三週冥想,深層放鬆心念迷路時,不斷帶它回到出入息,一呼又一吸,讓正念的時刻串起來。
第十四週扭轉,脊椎中立脊椎要在中立的伸展的狀態下才會有最平穩的旋轉。
第十五週前彎,伸展後側前彎著重伸展身體後側的肌肉,尤其是膕旁肌(大腿後側)。
第十六週流動,有氧練習把瑜珈體位一個接著一個串連起來,形成一組流暢的練順序。此練習的核心目的,是將呼吸與動作緊密結合。
第十七週平衡,穩定呼吸如果呼吸節奏混亂,會影響平衡。呼吸是所有體位的根本,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,亦有助於身體平衡。
第十八週總複習提問、總複習

1. 登入學員後,再發問問題,如果學員資訊有留Email,回覆時會另外寄Email至你的信箱

2. 講師如要回覆學員問題,請先登入講師後,再去講師中心回覆,這邊只提供學員詢問課程問題

3. 當講師或行政人員回覆問題後,此則問題與回覆將會顯示在此頁面

信箱
課程問與答   
驗證碼: 圖形驗證     悄悄話  送 出